9月12日,河南省检察机关公诉人分区论辩赛圆满落幕。经过激烈角逐,洛阳市人民检察院代表队斩获优秀团体奖,洛龙区人民检察院王蓓荣获“优秀论辩奖”。
(王蓓为左起第二位)
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一起来听听她的赛后感悟和收获
116天淬炼:溶在时光中的温暖与力量
最后一道辩题结束、鞠躬下台的瞬间,我的大脑一片空白。可随着返程高铁向前,116天淬炼里交织的温暖与力量被无形的手拉扯着,在记忆中不断回放。
最想致谢的,是市检察院搭建的成长平台,还有洛龙检察温暖的托举。姚伟主任、旭艳姐、晓玉姐把每一次对练、每一场观摩都录成视频,一帧一帧回放、一句一句雕琢,细致拆解发言里的逻辑与漏洞。那些被圈注的“核心事实”、唇枪舌剑中提炼的“辩论优势”,汇聚成前行的基石。还要感谢我院给予的坚实后盾。得知我要参加长期培训和比赛,领导第一时间协调我的手头工作,反复叮嘱“安心备赛,工作上有我们”;同事们也主动接过我的日常任务,默默分担、毫无怨言。正是这份“后方无忧”的温暖,让我能全身心扎进高强度训练,逐梦路上满是底气与力量。
同样难忘的,是一同奋斗的伙伴。有四位伙伴最终没能站上赛场,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。训练时,他们是最严苛的“对手”,总能精准点出我们的疏漏;比赛时,又成了最贴心的“后盾”,细心为我们保存下一场比赛的手稿。这份“拧成一股绳”的默契,让我们在一次次打磨中愈发坚定,也让我懂得,真正的团队精神从不是孤军奋战,而是有人始终与你并肩。
这次培训的成长,早已超越比赛本身。从前拿到辩题,我总急着站在一方找依据;如今会先以中立视角梳理案件事实,再深挖文字背后的隐藏信息——就像“张三得知妻子李四与王五存在不正当关系”,既要关注张三的知情,更要探究李四是否知晓王五的婚姻状况,这些细节往往是辩论的关键。这种严谨,不仅帮我们在赛场把握优势,更让我对检察工作有了新认知:每一个案件背后,都藏着需要被细致倾听的声音,每一次法律适用,都需要经得起事实与逻辑的检验。
四个月训练落幕,却不是终点。未来,我会带着这份成长回归岗位,以辩论淬炼的严谨与担当守护正义、践行初心。
文字 | 王 蓓
编辑 | 申新月
核稿 | 魏华萍 侯丽娜
洛龙区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2025年第60期